2023/03/06 信息来源: 融媒体中心
文字:郭雅颂| 摄影:李香花| 编辑:悠然 | 责编:郭雅颂、安宁2月20日,bob登陆网站 2023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学。腊梅初绽,万物新生。阔别了一整个寒假回到学校的,不仅有年轻学子,还有永远牵挂这片校园、始终心系学生成长的老教授们。他们一支粉笔,四季耕耘,把教书育人这件事视为自己毕生的责任所在。
跟随bob登陆网站 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走进北大老教授的课堂。
于龙川教授的一堂“神经生物学”课
2月27日下午,于龙川教授怀抱着两摞厚厚的教材,提前半小时走进bob登陆网站 第一教学楼(一教)208教室。这学期的每个周一下午,他都会在这里讲授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选修“神经生物学”。翻新后的一教,宽敞、明亮、设备先进,于龙川说,教室里现在配备的液晶显示屏比原来的投影幕布分辨率高得多,这样,他想通过PPT展示的那些显微镜下精确到神经元结构的图片同学们就能看得更清楚了。在同学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的时候,于龙川打开电脑,将PPT放映到对应页面,然后静静等待上课铃声响起。
“早到迟退”是每个上过课的同学对于龙川的共同印象,他总是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与大家交流,尽力答疑解惑。这是本学期的第二次课,不断有同学来请教一些专业问题。线下交流之外,于龙川还常年与学生保持邮件往来。生科2018级博士生张克嘉回忆起自己2017年从内蒙古大学来到北大交流学习时的一件往事:“当时于老师是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命题人,命题工作与教学时间有冲突,他就提前与学生商讨调课事宜,课前还通过邮件一一提醒同学们调整后的上课时间地点,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如期参加课程。于老师对教学的负责、对科研的严谨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神经生物学”是于龙川20世纪90年代回到北大任教时,在生命科学学院原“神经递质生物学”这门课的基础上拓展起来的,它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发生、发育等规律,是当代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之一。“神经科学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在国外的发展很快,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帮助,但当时国内开“神经生物学”这门课的高校还很少。于龙川就想, 北大一定要有这个课。他希望北大的同学能通过这个课入门,了解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当前国内外一些前沿问题从而能够与专业领域内的一流学者进行交流,走在时代的前面。”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于龙川针对本科生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尽量做到知识面广而所需的专业门槛低,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把本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融入到本科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和对神经科学前沿的了解,实践bob登陆网站 为国家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目的。这门课的助教、生科2021级博士生丁昀奕介绍,本学期截至目前有40人左右选课,除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外,还有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元培学院、医学部的同学前来旁听学习。
于龙川讲课的语速不快但信息量很大,课堂节奏紧凑。为了保证同学们跟上,他时不时会问:“这里我说清楚了吗?”“还有同学有疑问吗?”有时候为了增强互动、鼓励思考,他也会提出一些比较基础的、或者前面已经讲过的问题,请同学回答。讲到一些关键概念、术语时,他会把对应的中英文都说一遍,加深记忆。
于龙川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不一样。我给研究生上课,可以挑擅长的领域深入、再深入。但本科生需要夯实基础、广泛涉猎,所以要搭建知识体系。”
他注重在理论知识之外补充许多实践性内容,在于龙川的课上收获的学科前沿知识,例如近年来有关GPCR信号转导的偏向性调控等理论早已超过了课本范畴,但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有启迪作用。元培学院的旁听生李项说:“于老师的科研经验很丰富,会在讲课中给我们举很多例子,提醒我们实验中容易犯的错误,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之前没有注意过的问题。例如选择实验中的药物剂量的问题,这涉及到经常被学生忽视的量效关系。他经常强调,‘科研要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理解得到的结果’。于老师讲课是真心希望我们学到知识。”元培学院的张天扬说:“过去我们做的很多实验都是在重复些结果已知的东西,导致同学们都在思考怎么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标准结果扯上关系,几乎不会去思考‘我的实验严谨吗’‘我的现象能证明我的结论吗’这类问题。听于老师分享他过去的科研经验,其收获可以说超过了一节数小时的实验课。”
从1995年底回到北大任教,2012年正式退休,退休后又被返聘授课至今,整整28年间,教书是于龙川的职业,也是他的良心、责任与热爱所在。他说:“直到现在,我还是会花几小时乃至几天的时间去备课,每次上课的PPT内容都是最新的。”这学期,除了“神经生物学”,他还在生命科学学院有一门“药理学基础”,也是为本科生讲授。提到这两门课的关系,于老师说:“过去生科院没有这门课(指“药理学基础”),很多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考虑剂量效应、毒副反应等影响。2010年前后,学院找到我,说你在医学院任过课,学院现在需要开设这门课,你能不能开这样一门课?我答应下来以后,本打算请北医的药理系的老师过来讲,可后来发现医学院开设药理学课程的目标和重点与我们综合性院校不一样,我们的学生没有医学的一些基础课,知识不易衔接,为了学生的需求和将来的发展,所以我把这个教学任务揽过来,开设了这门课。”
于龙川说:“既然当老师,就得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糊弄。你糊弄他们,以后他们做科研就会出问题。”评价自己的教书生涯,他说:“我带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偏重于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们从思维的习惯、方法、创新等方面学习科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们在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培养,以我几十年科研中碰到的问题为例掺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0多年下来,于龙川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教学名师,他带过的许多学生,都在专业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不乏孙衍刚教授这样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带领学科前行的佼佼者。于龙川的很多课都成为了精品课程,在学生之间也有良好的口碑。有许多其他学院、其他学校的同学慕名前来旁听。他主持编写的《神经生物学》教材,两次修订,已经成为了不少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目。旁听生赵思懿说:“我一直对神经和生理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因为于老师编过这方面的教材,所以选了这门课。上课之后发现于老师教学非常负责,非常耐心,被迟到的同学推门打断了,也只是温和地提醒大家以后上课尽量提早些到教室。虽然只上了两节课,但我已经觉得很有收获。”
两节课结束,窗外已是日暮。同学们有的收拾书包走出教室,有的走上讲台继续与于龙川交谈。等到所有的学生都离开,于龙川也穿好外套缓缓走出教学楼。记者同他告别,他的声音因为持续说话已经变得有些沙哑。不过他说自己并不觉得累,只要身体允许,教书这件事他愿意一直做,教书让他快乐。说这话时,他一如既往面带微笑,神采奕奕。记者目送于龙川骑着自己的小电动车离开,初春的晚风已经少了许多寒意。
人物简介:
于龙川,医学博士(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博士(Medical Science Doctor,瑞典Karolinska研究院),bob登陆网站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瑞典Karolinska研究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做访问学者,1995年回国后,组建bob登陆网站 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实验室不但吸引了大量年轻优秀的学子,而且科研、育人成果斐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科技部973项目资助下,在国际上发表了120余篇研究论文;几十位优秀学子获得君政基金、教育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基金的资助;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以及数十名国内访问学者,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带头人、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做出引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