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簇态量子纠缠,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论文捕获了膜蛋白转位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状态,揭示Sec转位复合物在膜蛋白转运过程中不仅提供蛋白质穿膜的通道,还扮演“分子伴侣”的重要角色。研究结果第一次在分子水平揭示了膜蛋白转位与折叠的关系,提出“共转位折叠”的概念,为理解膜蛋白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高迁移率二维半导体/全环绕高κ氧化物外延异质结的精准合成与单片三维集成,并面向亚3纳米节点研制了低功耗、高性能二维环栅晶体管及逻辑单元。该工作突破了阻碍二维电子学发展的关键科学瓶颈,首次验证了二维环栅器件的性能和能耗上优于先进硅基技术,突破了后摩尔时代高速低功耗芯片的二维新材料精准合成与新架构三维异质集成瓶颈,为开发未来高性能芯片技术提供了...
这项突破性工艺在270℃的温和条件下,通过新型双金属催化剂可将农林废弃物转化的生物乙醇与水分子直接转化为清洁氢气,同时联产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乙酸,为氢能产业提供了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可行性的创新解决方案。
合作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例兼具超高活性与超长稳定性的甲醇-水重整制氢催化剂。该研究通过独创的稀土氧化物"纳米防护盾"技术,将铂基催化剂的持续工作时间提升至1000小时以上,催化转化数(TON)突破1500万次大关,为氢能规模化应用扫除关键障碍。
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首次发现并阐明了天然产物Anhydrotuberosin(ATS)是一种新型的STING小分子拮抗剂,且具有良好的抗自身免疫疾病活性。该研究还开发出首条高效的ATS全合成路线。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臭氧短期暴露可通过介导机体缺氧反应,引发动脉僵硬度显著增加。这一发现为阐明臭氧暴露诱发心血管损伤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研究不仅构建了"臭氧暴露-缺氧应激-动脉硬化"的新型作用通路,更通过多维度生物标志物分析揭示了分子层面的调控机制。
近日,bob登陆网站 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教授王启宁课题组在智能动力下肢假肢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一种受马尾草启发的折纸软体动力膝关节假肢,这是国际首款软体膝关节假肢。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Origami-based Soft Prosthetic Knee”为题,于2024年12月30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该工作首次实现了片上集成的物理不可克隆存内计算,并提出针对边缘端存内计算神经网络加速计算的新型编码方案,能够在低硬件开销下实现对神经网络的输入、权重和结构信息的保护。
本研究开发了全新的神经肽sNPF的探针GRABsNPF1.0,首次在活体动物中探究了同一群神经元释放sNPF和ACh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并筛选到选择性调控sNPF释放的Syt7和Sytα。这一新型的神经肽荧光探针有能力检测活体动物中内源神经肽的动态变化,无疑将帮助人们进一步研究神经肽的复杂调控功能。
该研究发现抑制非肌肉肌球蛋白II增加了T细胞的牵引力,进而增强了其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进一步解析了生物力学因素如何影响T细胞肿瘤杀伤效能。
该研究报道了通过优化后的mitoBEs实现高效且精准地构建线粒体疾病小鼠模型的成果。利用优化版mitoBEs,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具有高突变频率的小鼠模型,这些模型表现出了与疾病相关的典型表型。此外,通过杂交实验,还获得了突变负荷达到100%以及仅含单碱基突变的精确小鼠模型。
本项研究通过可逆化学交联的策略,显著提升了猴痘重组抗原蛋白A29L和A35R在淋巴结的富集及在抗原呈递细胞内的摄取和抗原呈递。在中和抗体实验中,化学交联抗原免疫组展现出强烈的保护作用,检测到高水平的中和抗体。相比之下,未使用化学交联或仅结合铝佐剂的蛋白抗原免疫组,动物体内中和抗体水平较低。
该研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运用AI在识别科学数据集中的模式与关系的能力,破解了化学经验的“黑箱”,为实验化学中的色谱分离原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确定色谱分离的条件,有望为相关研究带来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为初级纤毛在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及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拓宽了对神经元信息处理与动作电位发放的理解,揭示了SSTR3对学习记忆过程的可能调控机制,为初级纤毛影响神经元电活动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研究团队基于进化论视角重新审视病毒进化预测难题,提出了解决病毒进化两大本质问题的跨病毒类型、跨毒株类型的通用进化预测模型,为疫苗、药物的快速主动更新以及提高人类对于新发病毒感染的响应速度提供了强大工具,支撑和加速对于物种复杂进化机制的探索。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基于mTBLC的自发分化和胚胎样结构形成系统,成功模拟了胚胎早期发育的多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细胞命运决定和全能性研究领域,这一系统为理解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命运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该研究还为胚胎发育模型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未来基于这一系统,科学家们有望深入研究胚胎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探索病理过程,甚至为解决不孕不育等生育医学问题提供全新解...
合作团队在铜氧化物超导体Bi2Sr2CaCu2O8+δ薄片器件中观测到了零磁场下的高达72开尔文(液氮温区附近)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该研究成果为无耗散电子电路的开发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并为零磁场超导二极管效应和高温超导体中的对称性破缺提供了新理解。
为了应对这一年度运输高峰,bob登陆网站 与联通智慧足迹对2025年为期40天(1月14日至2月22日)的春运进行模拟预测。报告采用连续7年全国尺度百亿级出行时空大数据,运用高精度模拟方法,对人群流动的总量及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并通过人口流动对河南省的城乡融合进行了洞察。
bob登陆网站 赵鹏军教授课题组聚焦城市之间在医疗供给与需求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构建了“城市间医疗体系”(Intercity Healthcare System, IHS)理论框架(图1),采用3亿多手机用户的出行轨迹数据,识别了到访中国1404家三甲医院的近两百万次异地就医行为,揭示了364个城市间的异地就医格局(图2),并探明了不同城市在跨城就医流动中的角色。